專業的銅工藝雕塑制作企業,十數年銅材料藝術品加工定制經驗,承接鑄造鑄銅、鍛造鍛銅等大中型銅雕工藝品、青銅器的定制加工生產!
中源銅雕廠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唐縣田家莊,注冊資本500余萬元。公司集模型設計、產品制作、安裝銷售于一體,傳承中國文化的同時更注重產品質量,提供觀音、彌勒佛、關公、如來、十八羅漢、娑婆三圣等菩薩銅佛像,匯豐獅子、貔貅、銅馬、十二生肖等銅像,銅鐘、銅鼎、銅香爐等青銅器及銅雕工藝品定制服務。
唐縣銅雕廠,歷時十數年的發展,工程項目案例遍及全國,可采用玻璃鋼仿銅、鎏金(貼金、鍍金、漆金)、仿古做舊等藝術工藝雕刻制作數十厘米到數十米的各大中小型銅像,大量作品被當作園林雕塑、景觀雕塑廣泛應用于城市園林、廣場、街道、小區等場所。
我們的產品采用優質的金屬銅材料,先進的制造方法進行生產加工,造型精致、技術精湛、行業領先,以誠信和實力贏得了各界客戶的普遍好評,是國內有限的、高規格的精品銅像制作廠家之一。整體方案訂制請來電咨詢:135-8216-1651
更多產品圖片請聯系客服獲取。
其制作一般都要經過金屬冶煉、鍛造、雕刻、鍍金、磨光、上紅等幾個重要的工序。工序比較復雜,工藝也十分考究。鑄造方法主要有兩種,即失蠟和模具法。
出土的銅雕經常是泥銹混濁,紋飾不清,為保持其原貌,有個收藏保管問題。當其在地下經過長期腐蝕氧化,質地已不堅固,特別是半脫胎,甚至比瓷器還易損,因此對其妥善保存,防止出土后受損,對投資者來說十分重要。
伴隨著銅工藝品的產生和發展,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。對于如何保養維護這些藝術作品,可以從三方面進行。
藝術是一種比較高尚的境界,銅工藝品經過歷代的滄桑,成為現代的中華民族的藝術文化,對后一代的影響挺深遠的,銅工藝品的展示,就足足證明了時代的進步與發展。銅文化的價值取向是跟著時代的進步在發展的,銅文化的發展歷程同樣見證了中華名族文化的發展。雕塑工藝品、藝術雕塑等等,都充分展示了中華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。
銅雕一直普遍被認為是制作成一些工藝品、室外雕塑品和佛像等,其實它的范圍遠不止這些,銅作為一種集實用性、可塑性、美觀性、殺菌性、可回收資源、材質的文化底蘊等因素,而使我們不得不承認銅其使用性的廣范。銅工藝文化的發展可傳承很大一部分取決于相關行業的發展方式。
中國歷史上重要的銅質藝術品有西周的“伯矩”鬲,晚商的“司母戊”鼎以及漢代的“馬踏飛燕”。人類最早使用鑄造金屬的記載已經模糊不清了,但可以確定的是公元前4000到3000年間,青銅時代便開始了。
晉代陳壽編寫《三國志》中記載有笮融大起浮屠祠內有一尊金銅佛像,這是中國正史中首次明確的金銅佛像記載,從實物來看,銅佛像最早的是五胡十六國時期的;美國舊金山亞洲美術館現收藏后趙建武四年(338年)金銅佛像是中國現存有明確紀年最早的金銅佛像,已經一千七百多年了,還保存完整。